赠元发弟放言
黄庭坚〔宋代〕
亏功一篑,未成丘山。
凿井九阶,狐次水泽。
行百里者半九十,小狐汔济濡其尾。
故曰时乎,时狐再来。
终终始始,是谓君子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差一筐土的努力,也会堆不成山丘。
打井即便打了九成,也打不到泉水。
一百里走了九十里,只能算是走完了一半路程。
小狐狸渡河,几乎就要渡过了,结果还是颠簸挣扎,险象环生,连尾巴都弄湿了。
所以说时机稍纵即逝、时光一去不回。
君子应该始终如一、谨慎警醒。
注释
篑:盛土的筐子。
汔:接近。
济:过河,渡。
创作背景
这是黄庭坚写的一首新诗。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东篱子解译·黄庭坚集全鉴·北京:中国纺织出版社,2020
简析
《赠元发弟放言》是一首杂言诗。此诗感叹时机稍纵即逝,时光一去不复返,对自己要时刻谨慎警醒,不要辜负大好时光,告诫人们要坚持不懈、珍惜时机、始终如一地追求自己的目标。整首诗就像是一篇“微评论”,篇幅简短,浅显易懂,读起来也朗朗上口,具有哲理性的启示。
黄庭坚
黄庭坚(1045-1105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 2547篇诗文 558条名句
后赤壁赋
苏轼〔宋代〕
是岁十月之望,步自雪堂,将归于临皋。二客从予,过黄泥之坂。霜露既降,木叶尽脱, 人影在地,仰见明月,顾而乐之,行歌相答。
已而叹曰:“有客无酒,有酒无肴,月白风清,如此良夜何!”客曰:“今者薄暮,举网得鱼,巨口细鳞,状如松江之鲈。顾安所得酒 乎?”归而谋诸妇。妇曰:“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时之需。”
于是携酒与鱼,复 游于赤壁之下。江流有声,断岸千尺;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曾日月之几何,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。予乃摄衣而上,履巉岩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龙,攀栖鹘之危巢,俯冯夷之幽宫。盖二客不能从焉。划然长啸,草木震动,山鸣谷应,风起水涌。予亦悄然而悲,肃然而 恐,凛乎其不可留也。反而登舟,放乎中流,听其所止而休焉。时夜将半,四顾寂寥。适有 孤鹤,横江东来。翅如车轮,玄裳缟衣,戛然长鸣,掠予舟而西也。
须臾客去,予亦就睡。梦一道士,羽衣蹁跹,过临皋之下,揖予而言曰:“赤壁之游乐乎?”问其姓名,俯而不答。“呜呼!噫嘻!我知之矣。畴昔之夜,飞鸣而过我者,非子也 邪?”道士顾笑,予亦惊寤。开户视之,不见其处。
扬州慢·淮左名都
姜夔〔宋代〕
淳熙丙申至日,予过维扬。夜雪初霁,荠麦弥望。入其城,则四顾萧条,寒水自碧,暮色渐起,戍角悲吟。予怀怆然,感慨今昔,因自度此曲。千岩老人以为有《黍离》之悲也。
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少驻初程。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。自胡马窥江去后,废池乔木,犹厌言兵。渐黄昏,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。
杜郎俊赏,算而今,重到须惊。纵豆蔻词工,青楼梦好,难赋深情。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,冷月无声。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?